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產生的有毒物質,廣泛存在于玉米和麥麩等飼料原料中,一旦忽略將為養殖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,所以養殖管理者和技術人員要高度重視霉菌毒素的危害,將霉菌毒素預防和消除納入保健計劃中(特別是梅雨季節)。
近年來,氣候變暖、洪澇雨季促進了糧食生產中霉菌普遍發生和生長,再者糧食和飼料的貯藏、運輸也會導致更多霉菌毒素的產生,直接表現在對畜禽的危害越來越嚴重。主要霉菌毒素危害表現在:
黃曲霉毒素:生長遲緩、增重緩慢、腸道出血、被毛粗糙、抑郁、厭食、免疫抑制等
玉米赤霉烯酮:雌激素作用亢進,發情不規則,流產、死胎,公豬精液品質下降
嘔吐毒素:損害腸道、采食量降低,容易遭到細菌的二次感染,嘔吐、拒食
T-2毒素:侵害消化道、胃及腸道病變,采食量減少,拒食、嘔吐,免疫抑制
伏馬毒素:生長受阻,黃疸,肝組織損傷,慢性肝機能障礙,采食量下降,免疫抑制
赭曲霉毒素:攻擊腎臟、免疫及造血系統,肝臟變得脆弱,增重下降,生長遲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