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可以依照生產節律正常進行,每周就要彌補10頭的后備母豬,到達配種20頭,豬場養殖大棚才能保證正常的出欄??梢姇绊懾i場的養殖效益,配種率是重點。那么怎么增加豬場母豬配種率呢?
1、減少母豬篩選率。
肢蹄病是影響母豬篩選率的一個重要因素。母豬因為后肢無力或蹄部疾病,無法接受自身分量和公豬爬跨,而不能正常配種。
應對措施:篩選定位欄,養豬大棚內改用電子飼喂站。母豬有充足的活動空間,恰當運動,增強母豬免疫力,一起防止肢蹄病的發作,從而減少母豬篩選率。
2、減少母豬返情率,縮短母豬發情時刻。
哺乳期母豬的耗費較大,哺乳期的喂料最為重要。哺乳期母豬喂料好了,可增加母豬采食量,減少母豬背膘耗費,推進母豬產乳量,增加仔豬的成活率,加速母豬產后的康復速度,縮短母豬的再次發情的間隔。
3、掌握母豬的發情時刻,當令配種。
通常母豬發情后24-36小時開端排卵,排卵持續時刻為10-15小時,排出的卵堅持受精才能的時刻為8-12小時。適合的配種時刻是在母豬發情后20-30小時。過晚或過早配種都會影響配種成功率,因此掌握最好配種機遇,是配種時的重點。